2025年2月5日,在中国和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元首共同见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与吉尔吉斯斯坦有关部门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领域交流合作、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四份合作文件。 一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和商务部分别代表两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吉尔吉斯共和国政府关于加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与国家发展纲要对接的合作规划》。
以工代赈,是指国家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工程,让受赈济者参加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以此取代直接救济的一种扶持政策。2月5日早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朝闻天下》栏目播出了以工代赈助力灾后重建的专题报道,央视记者春节前专门赴湖南省资兴市实地走访,以州门司镇白筱村村民王政香大姐为主要人物,记录了当地受灾群众积极参与以工代赈项目建设,用自己的双手重建家园、实现就业增收的生动故事。
1月15日,商务部等部门发布两份文件,对实施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购新补贴,以及做好2025年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予以明确,释放出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政策加快落地的积极信号。
2024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4万亿元,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从2020年首次站上100万亿台阶,到今天超过134万亿,面对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沉着应变、综合施策,驾驭中国经济航船破浪前行,走出一条不断向上、向新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 王冠华: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台阶,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更牢、结构更优、可持续性更好,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更强。从经济增长速度来看,5%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球主要经济体当中仍然位居前列,对于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预计将会达到30%左右,我国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工代赈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抓好以工代赈工作,积极拓宽农村低收入群众和城乡就业困难群体就近就业增收渠道。 通过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全年累计吸纳带动332万名低收入群众务工就业,同比增长31%;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同比增长32%。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近年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绿色技术正是本轮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之一。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影响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经济格局。当前,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耗、碳排放存在强耦合关系。要兼顾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通知,组织各地区、各部门以2025年春节、元宵节等消费旺季为契机,开展2025年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动员号召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广大市民群众共同参与节日消费帮扶,在充分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积极采购帮销脱贫地区等欠发达地区各类产品和文化旅游服务。
2024年12月23日,由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主办的“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研讨会(2024冬季)”在京召开。研讨会围绕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实施进展和成效情况,邀请国家部委、地方政府 ...
记者今天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2024年国家以工代赈政策累计吸纳带动332万名低收入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发放劳务报酬478亿元,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近日,低空经济发展司负责同志主持召开会议,传达部署加强安全监管工作要求,强调要坚持管得住才能放得开,切实强化风险意识,因地制宜、把握节奏,逐步释放低空经济发展活力。
7类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周环比“4涨2平1降”。鸡蛋、水果、肉禽和水产品价格指数分别上涨2.25%、2.11%、1.26%、 0.12%,肉禽中的猪肉价格指数下降0.3%;粮食和食用油价格指数与上周持平;蔬菜价格指数下降1.55%。